关闭菜单
关闭菜单
关闭菜单
智慧光学
连载三 │ 拧紧策略对航空发动机单螺栓连接预紧力的影响
分布拧紧
在实际航空发动机装配时,有时会使用分步拧紧的拧紧策略进行拧紧,根据经验,采用分步拧紧有利于减少连接件的松弛现象。即分两步或者三步拧紧到工艺要求的拧紧扭矩,例如第一步先拧紧到目标扭矩的50%,第二步拧紧到目标扭矩。本实验中采用的分步拧紧实验分组情况见表4。
同样为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,在进行分步拧紧时每种分步工艺均重复拧紧5次,每次拧紧结束后对螺栓预紧力进行检测与记录,具体实验工艺条件见表5。
根据实验数据,绘制得到不同分步拧紧条件下螺栓预紧力的波动情况如图6所示。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,单步拧紧时,预紧力不一致性最大。通过计算得到三种拧紧方式下螺栓预紧力的标准差,单步拧紧为1 374 N,两步拧紧为975 N,三步拧紧为885 N,由此分析可知,分步拧紧有利于提高螺栓组预紧力一致性,两步拧紧与三步拧紧预紧力一致性非常接近,三步拧紧略微优于两步拧紧,而单步拧紧得到的螺栓预紧力分散度最大。
理论上分步多次拧紧会导致结合面表面粗糙度改变和摩擦系数降低,进而使扭矩系数降低、稳定性提高,预紧力一致性提高。但实际生产中,过多的拧紧步数会降低生产效率,增加“错拧”、“漏拧”等风险,因此需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后确定合理的拧紧步数。
拧紧速度
螺栓拧紧过程中,接触表面会产生相对滑动,必然会引起接触表面产生摩擦,导致接触面磨损,改变接触面的温度,不同的拧紧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同[16]。手工拧紧时,拧紧速度偏慢且随机性较大,而如果使用自动化的拧紧工具,拧紧速度的设定对于拧紧质量和拧紧效率就显得非常关键。
针对单螺栓连接结构,分别设定20 r/min、40 r/min、60r/min、80 r/min 四种不同的拧紧速度,每种拧紧速度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拧紧力矩梯度重复多次拧紧,每次拧紧后,对拧紧扭矩和预紧力进行检测与记录,并计算拧紧扭矩系数K 。具体实验工艺条件见表6。
根据实验数据,得到不同拧紧速度条件下的扭矩预紧力曲线如图7 所示。从图中分析可知,拧紧速度对预紧力的生成有一定影响,随着拧紧速度增大,曲线斜率明显增大,即表示随着拧紧速度增加,对于同样大小的预紧力,需要的拧紧扭矩越小。图8 和图9 所示为不同拧紧速度条件下重复拧紧时扭矩系数的变化规律。
分析可知,随着拧紧速度的增加,扭矩系数会减小,并且扭矩系数的波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,即较大的拧紧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扭矩系数,增加扭矩系数稳定性,间接增加预紧力的稳定性。根据上述实验与分析可知,拧紧速度越高,拧紧扭矩系数K 值越小,越有利于拧紧扭矩向预紧力的转换;拧紧速度越高,拧紧扭矩系数K值越趋于平稳,即预紧力离散程度越趋于稳定。
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拧紧速度对结合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,即拧紧速度越高,表面磨损越快,表面温升越大,接触面表面更加平整,进而使扭矩系数数值减小且稳定性提高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实际工程中,拧紧速度并不是越大越好,而要综合考虑技术条件、工人操作难度、工艺稳定性、生产效率等因素,进而设定科学合理的拧紧转速。
点评
懋博士:
分步拧紧和速度对预紧力的影响跟常规的已知经验非常一致。
由于存在拧紧工具转动惯量的影响,同样拧紧扭矩设定情况下,速度越大,预紧力越大。
分步拧紧有利于提高螺栓组预紧力一致性,两步拧紧与三步拧紧预紧力一致性非常接近,三步拧紧略微优于两步拧紧,而单步拧紧得到的螺栓预紧力分散度最大。
理论上分步多次拧紧会导致结合面表面粗糙度改变和摩擦系数降低,进而使扭矩系数降低、稳定性提高,预紧力一致性提高。但实际生产中,过多的拧紧步数会降低生产效率,增加“错拧”、“漏拧”等风险,因此需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后确定合理的拧紧步数。
随着拧紧速度的增加,扭矩系数会减小,并且扭矩系数的波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,即较大的拧紧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扭矩系数,增加扭矩系数稳定性,间接增加预紧力的稳定性。
但是,拧紧速度也不是越大越好,拧紧速度越大螺栓拧断的风险也会越大。一般在最终的拧紧时候,都是采用较低的拧紧转速,来降低扭矩的衰减。因为拧紧转速非常高时候,在拧紧过程中来不及衰减,就是在拧紧后造成较大的扭矩衰减。
一般螺栓拧紧时候要考虑两步拧紧,第一步高转速拧紧,提高装配效率,第二步低转速拧紧降低拧紧后的扭矩衰减。
Kistler摩擦系数测试系统(拧紧扭矩最大1000Nm)